2021年1月28日星期四

Constitutionality

特朗普在卸任後被彈劾是否合憲, 成為美國參議院二次彈劾特朗普案的首要決定。這決定當然是preliminary issue, 昨天只有5名共和黨參議員支持此舉是合憲的, 像未審先判這次的彈劾結果。是否合憲一事的來龍去脈究竟是怎樣的, 首先要理解彈劾總統的法理依據, 法理來自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的第一章第3條第6及7段(Clauses 6&7, Section 3, Article I)

The Senate shall have the sole Power to try all Impeachments. When sitting for that Purpose, they shall be on Oath or Affirmation. When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tried, the Chief Justice shall preside: And no Person shall be convicted without the Concurrence of two thirds of the Members present.

Judgment in Cases of Impeachment shall not extend further than to removal from Office, and disqualification to hold and enjoy any Office of honor, Trust or Profit under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e Party convicted shall nevertheless be liable and subject to Indictment, Trial, Judgment and Punishment, according to Law.

條文看起來就很簡單, 當總統被彈劾時, 應由首席大法官主審, 首席大法官並非參議員, 所以沒有投票權, 對判決取向的公正性便不會產生問題。但這次CJ不主持, 因為他認為特朗普已卸任, 不再是總統了, 不再是憲法規定的情況, 所以他無需主持, 而改為由民主黨的參議員主持。一開始共和黨就爭論程序的合憲性, 爭論理據只有一個, 就是特朗普已卸任, 憲法指彈劾可以革除總統職務, 一個卸任的總統又怎能再被革職。同一道理, 他們也提出現在也不能夠彈劾其他前任總統。認為合憲的人就會說憲法沒有寫不能彈劾卸任總統, 否則被彈劾的人便可以辭職來逃避責任, 而且第7段也說明可取消出任公職的資格(office of honour...), 是彈劾功能之一。

這彈劾程序在眾議院啓動的時候, 特朗普仍是總統, 到了參議院只是程序的延續, 而並非在死後鞭屍, 故此不應着眼於卸任這身份, 這並非清算早幾屆卸任多年的總統, 不可相提並論。彈劾是政治舉措, 是否合憲卻是法律問題。法律釋義怎能由參議院議員投票決定, 這是應該由法庭判決的。CJ退出主持彈劾, 從司法角度看是恰當的, 因為憲法釋義的責任最終應落在法庭的手上。 真的挑戰彈劾合憲性, 就應先向法庭提出要求裁決, 否則開展下去枝節甚多, 而且不少共和黨參議員怕特朗普報復, 也怕特朗普支持者以選票報復, 所以就乘機以合憲性來蒙混, 藉此避免直接得罪特朗普。唉! 一個偌大的以民主自由來標榜的龍頭大國, 也可以如此不堪的。

最有趣的事是攻入國會的暴民被控上庭時, 口脗十分配合民主黨, 連特朗普的鐵粉都紛紛把責任推給特朗普, 承認在他煽惑下行事, 提出這種Trump defence來。但說到底也只是求情理由, 並非抗辯的依據, 被總統煽惑犯法的求情力度當然比一般人煽惑的大很多, 而且也具說服力。CNN有此報: 'Blame Trump' defense from alleged Capitol rioters dovetails with Democrats' impeachment case。Deja vu, 普世現象, 上庭就割蓆了。 

2021年1月22日星期五

風雲起

我以往很少看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直播的, 一般在新聞時段看了精華就算, 今年特朗普千方百計戀棧權位不肯下台, 所以引起我特別關注。特朗普失去twitter這宣傳平台, 頓然失聲, 但本性不改, 臨別秋波也不改吹牛皮的習慣, 自稱自讚, 不亦樂乎。就職時誇下海口講願景容易, 但時不我與、事與願違屢有發生, 但到了下台在即派成績表的時候, 吹牛會即時現形的, 但只要厚顏無恥, 鐵粉如潮, 是足以顛倒是非改寫事實的。特朗普死不甘心, 不去就職典禮, 除了死不認輸、酸到比胃酸更酸外, 就是要維繫那一夥相信他被盜去總統之位的人的繼續支持, 他說自己會回來的, 而且這場抗爭只是剛開始。毫無疑問他會繼續煽惑群眾「起義」。我原本認為拜登上場會對中國更加不利的, 加入特朗普繼續搞"uncivil war" 的因素, (拜登就職演詞所選的用語: We must end this uncivil war that pits red against blue, rural versus -- rural versus urban, conservative versus liberal. We can do this if we open our souls instead of hardening our hearts.), 美國將會被內鬥搞殘, 對中國的制衡力度會褪減。演詞這一段不知是否針對特朗普講的:

And each of us has a duty and a responsibility as citizens, as Americans, and especially as leaders, leaders who have pledged to honor our Constitution and protect our nation, to defend the truth and defeat the lies.

拜登的演說, 我最欣賞這句:

And we'll lead not merely by the example of our power, but by the power of our example.

我希望中國堀起, 也盡量以德服人。美國就已做了4年的反面教材, 盡展淫威, 同盟唾棄了(with the excpetion of some lap poodles)。 

就職典禮最耀目的(當然是我個人的感想)是23歲黑人年青桂冠詩人(youth poet laureate)Amanda Gorman吟詠的"The Hill We Climb" 。她一身奪目的黃色雙襟大褸, 小雪初霽, 嬌陽吐豔, 驅走陰霾, 使人精神為之一振。這女生自稱

Where a skinny Black girl
descended from slaves and raised by a single mother
can dream of becoming president
only to find herself reciting for one

她5歲就開始寫詩, 得獎無數。據她講在1月6日這首詩原本只完成了一半, 眼見暴徒攻佔國會才竟夜完成。 雖然她朗誦技巧不算出色, 但她是患有語言障礙曾接受語言治療的。她翻過這座語言的山成為詩人, 為種族歧視抗爭, 但美國這崎嶇的大山, 爬上去的時候上面不斷有大石滾下, 真的能夠這樣嗎:

We will not be turned around
or interrupted by intimidation
because we know our inaction and inertia
will be the inheritance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ur blunders become their burdens

香港這座山又怎去翻呢? 大概我沒資格評論這一代庇蔭了抑或負累了下一代, 大概香港的山都移為平地, 根本就沒山可翻了。講山自然想到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所以律政司就去找了David Perry QC來檢控香港民主派違法的人, 這御用大律師長久以來都被香港政府聘用的, 這一次的政治風波逼使他退出檢控。政治風波來自英國政界, 前任及現任的外長對他受聘檢控李柱銘等人大肆批評, 指責他埋沒良知, 但外長Raab卻搞錯了事實:

"I don’t understand how anyone of good conscience, from the world-leading legal profession that we have, would take a case where they will have to apply the national security legislation at the behest of the authorities in Beijing, which is directly violating, undermining the freedom of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 I understand in the case of Mr Perry, in relation to the pro-democracy activists, and of course from Beijing’s point of view, this would be a serious PR coup. There is no doubt in my mind that under the Bar code of ethics a case like this could be resisted and frankly, I think people watching this would regard it as pretty mercenary to be taking up that kind of case."

本案不涉國安法, 外長連責罵的基礎也弄錯了, 貽笑大方。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到香港執業是需要高院首席法官批准的, 本案審批的判詞(RE MR DAVID PERRY, QC)交代了案件的背景, 也列出控罪:

2. In DCCC 536/2020, all the nine defendants are jointly charged with two offences, namely, organizing an unauthorized assembly, contrary to section 17A(3)(b)(i) of the Public Order Ordinance, Cap 245 (“POO”); and knowingly taking part in an unauthorized assembly, contrary of section 17A(3)(a) of the same Ordinance.

違反的是公安條例, 殖民地時代所訂立的法例, 與國安法毫無關係。若憂慮大陸干擾香港法治, 就更加應該鼓勵這些名律師實質體驗, 由Perry去檢控還怕他會打茅波嗎? 本地律師受聘為主控官就是個沒良知的人嗎? 萬一法官把他們定罪, 最後上訴到終審法院也駁回上訴, 當中涉及那些國際知名的非常任法官, 他們全都埋沒良知了嗎? 如果Perry一開始因案件性質敏感及涉及檢疫的問題而不受聘, 當然是堂而皇之的理由, 但他接受了聘書, 律政司的申請也獲首席法官批准, 他是受到英國國內政治壓力才退出本案的。如果主控態度不公平, 隱瞞有利於被告的證據, 在證據充足下, 法官隨便找個理由判被告無罪, 就可能是良知的問題。

2021年1月14日星期四

新戰綫

這時候是塔斯曼尼亞櫻桃當造的時候, 收成期由12月底至2月中, 因天氣適宜, 塔省的櫻桃可謂澳洲品質最好的, 又大又甜又爽脆。我也會在新南威爾斯摘櫻桃, 但到了12月中, 這種pick your own的玩意都完結了。從家開車往櫻桃場, 不論往那一處走, 最近的都是250公里外, 單程就差不多4小時的車程了。值不值得這樣做是沒有必然理由的, 我今年就去了兩次。我主要是摘白櫻桃, 所謂白其實也不白, 只是相對於紅色的而言。白櫻桃的皮是桃紅色或桃紅與黃色斑駁, 肉是黃、白桃駁李之間的顏色。市場上白櫻桃的供應甚少, 原因是傳統種植紅櫻桃的為主, 所以很多櫻桃農場是沒有種白櫻桃的, 有種植的也只會佔櫻桃果樹的幾個百份比以下。我跟老外的鄰居聊天, 他連白櫻桃也不知。但我敢說, 很多人吃過就會一見傾心。當然, 有很多人都沒吃過, 所以並不知道這是饋寶。 白櫻桃因為皮薄, 所以容易瘀傷, 加上顏色淺, 瘀傷份外明顯, 賣相就不好了, 所以不吸引人。而且白櫻桃也比紅的細, 怪不得很多人會走寶。我曾經在一間水果店見過高質的白櫻桃要$40/kg, 貴得使人咋舌, 所以又沒見有人買了。


這是我在上月初摘的, $7/kg, 摘的時候小心翼翼, 否則翌日就瘀傷累累了。

看來櫻桃是中澳交惡的新戰綫, 環球時報說澳洲櫻桃質素比以前差, 也比智利的貴。昨天本地新聞就有此報導: Cherries the latest Aussie good in China’s firing line。我之前說龍蝦會繼續便宜, 現在看來餘下的一個月, 櫻桃也同一命運了,  也許像龍蝦一樣, 香港人今年農曆新年可以撿便宜的澳洲櫻桃了。這些都是奢侈品, 可有可無, 亦容易變壞, 所以最經不起貿易爭拗。 

政治貿易戰並沒有誰是誰非的。澳洲近年一直採取排斥中共的立場, 受到報復是預期之內的。最近一宗是以國家安全為理由拒絕華資收購建設項目:

Treasurer Josh Frydenberg has knocked back a $300 million Chinese takeover of a major building contractor in Australia on national security grounds in a move set to inflame the war of word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Fears that China could gain access to sensitive information about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Victoria’s police headquarters’ design and vaccine laboratories were a factor in the decision to ban the deal.

拒絕這種投資能否跟國家安全風險扯上關係, 要智者才曉, 但之前連乳類產品公司的收購也否決了, 就更加難以理解。 反共至此程度, 不如乾脆斷交好了。中澳兩國關係的谷底在那? 我想到了斷交的時候才算吧。現在澳洲最有本錢議價的貿易商品是鐵礦(iron ore), 中國政府卻正積極另覓供應, 意味着澳洲最牢固的外滙依靠可能面向塌方,  再指望袋鼠懂得平衡術就有點屠望了。昨天那份提早解密的美國戰略文件,  雖然內容也不太使人意外, 澳洲扮演重要夥伴角色, 更加成為中澳貿易磨擦的加燃劑, 故此, 磨擦只會加劇而不會緩和。一般澳洲平民百姓只能間中吃下外銷轉內銷的便宜貨, 除此之外也只能發表一些謬論自娛。 

2021年1月11日星期一

黃口罩

法官練錦鴻令戴黃口罩律師及旁聽者離庭 要求更換其他顏色否則不得旁聽 (14:26)是今天發生的事。究竟練官有沒有權這樣做? 法庭是莊嚴的地方, 上庭人士的衣著雖無明文規定, 一般的建議是穿着成求職的模樣, 求職也要看甚麼職位,  工種如送外賣、跟車、洗碗, 求職人士可能穿背心、短衭、拖鞋就去, 所以一般建議上庭的人都不要穿成這樣, 也不要穿破邊衣衫和標奇立異, 女士就別穿低胸及迷你裙。悉尼在2012年就有個被告穿小丑裝上庭幾乎被處以藐視罪: Sydney man appears in court in clown suit。小丑裝是比較極端的例子。在香港也有因衣著不宜而被處以藐視罪的, 事件發生在2018年, 彭寶琴法官審理涉及梁天琦的旺角暴動案時, 人稱王婆婆的王鳳瑤上庭聽審時戴「光復香港」頸巾, 被處以藐視法庭罪, 罰了$1000。當然王鳳瑶在聽審過程中曾經叫囂, 彭寶琴法官在判詞敘述了被告的行為:

藐視法庭的裁斷

19.  然而,3月7日發生的事件則有所分別。王女士步入法庭時,本席親眼目睹王女士頸上戴有顯示標語的頸巾,故此,有關的事實基礎,本席無須邀請保安人員或王女士提證,已可確立。然而,縱使有關事實基礎已獲得確立,本席仍須處理以下問題:

(1) 王女士知否她戴有顯示標語的頸巾;以及

(2) 王女士知否法庭已下令不得以任何形式在法庭內,包括構成本庭部分的五樓大堂,展示標語。

20.  就第一個問題而言,雖然王女士曾要求鏡子檢視頸巾,亦曾表示忘記了是什麼頸巾,但本席認為頸巾是她自己戴上,她不可能不知道頸上是戴有顯示標語的頸巾。另外,頸巾是戴在頸部這一顯眼位置,而「光復香港」四個字亦清楚顯示於頸巾的正前方。因此,本席拒絕接納王女士指稱不知頸上戴有什麼頸巾的辯解。

21.  至於第二個問題,雖然王女士辯稱保安人員的指示令她感到混淆,但正如前述,當本席於3月6日發出有關命令,並提醒公眾席人士有關限制時,王女士全程身在五樓大堂,能看見及聽到法庭與雙方的討論及法庭發出的命令及警告。故不論保安人員於3月6日所作的指控是否屬實,王女士對事件的發展及法庭發出命令的背景,不可能不知悉。因此,本席拒絕接納王女士指稱不知道有關的法庭命令這一辯解。

22.  上訴法庭在HKSAR v Yau [1999] 2 HKLRD 633一案, 於645一頁引用Stephenson LJ 在 Balogh v St Albans Crown Court [1975] 1 QB 73一案所說指出,法庭須非常謹慎地考慮是否應以簡易程序處理藐視法庭的行為,因為有關權力雖是必要且有用,但同時亦缺乏了一般刑事審訊的程序保障。然而,在必須防止執行司法公正的過程受到阻礙及損害時,法庭雖不願意但亦應無懼地使用有關權力,而當中的重點並不是法官、陪審員、證人又或法庭職員認為自己有任何重要性,皆因他們只是為司法公正服務的一員;重點是文明社會必須明白司法公正的重要性,法治才得以維持。

王婆婆案與黃口罩案又很不同, 報導沒有說黃口罩展示標語, 但在社會運動中黃色具一定政治含義, 黃口罩也並非一般口罩的顏色, 湊巧3人會戴這樣特別又蘊含政治訴求的顏色, 他們可能不是在表達甚麼, 但練官感到司法公正受損, 要求他們換口罩, 避免法庭陷入政治宣傳的場地, 他的命令不合理嗎? 當時3人怎不據理力爭? 或者可解除練官的疑竇而不用更換口罩。今天終院首席法官就職, 何不投訴練官看下上層的解說。CJ今天演說講「法官處理政治案件須克制, 免予公眾偏頗之疑」, 本案可以作為試金石。法官克制, 市民又有沒有需要尊重法庭呢? 一方面要求法庭政治中立不偏頗, 另一方面也不應利用法庭作政治宣傳的場地, 否則只會陷入自招的矛盾。

2021年1月10日星期日

Mentally unfit

Donald Trump is mentally unfit for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cy. 始於他星期三煽惑暴民攻入國會嗎? 真的這樣想的人極度虛偽。Mentally unfit不單指精神問題, 也包括心態、心智、行事方法、野心等。特朗普一向展示他極權手段, 為所欲為, 醜聞一單接一單, 謊言不絕。政治領袖說謊可謂 part and parcel of political life, 只是程度上的分別。特朗普比很多世界政治領袖優勝的地方並不在於領導能力, 而在於他善於使用網上工具: Twitter, 可謂用到極無恥之能事。他用Twitter來發號司令、吵架、發佈假消息、任命人事, 4年間tweet 了57, 000條。Twitter追隨者最多的是奧巴馬, 但奧巴馬在任期間並沒有用Twitter治國, 而當年他卸任時也把追隨者轉移給特朗普。未被封賬戶前, 特朗普有超過8,000萬追隨者, 但追隨不等如支持。無論如何, 封了賬戶對特朗普的打擊難以估計, 類似封了他的嘴巴, 愛吵鬧而滅了聲是會使人沮喪的, 在餘下的11天任期裏, 他就更加unfit了。美國不論是暴亂或內戰是美國人的家事, 我抱着看戲的心情來看下回分解。 

我就不想把入侵國會山莊跟佔領香港立法會比較, 比較異同的文章很多, 我只是同一句話: deja vu! 兩者最不同的地方是, 香港當權者沒有煽惑民眾入侵議會。我一直以來都批評特朗普這惡棍, 理論上在民主制度的權力制衡下, 應有的check and balance是可以限制他濫權的, 但政治的朋黨包庇也使制衡失效, 只是變成掛在嘴邊的空談。當然也不單只政客要計算政治效益, 面對骨子裏只求持續霸權的美國人, 甚麼自由民主都從腦中掃走了。拜托不要跟缺乏制衡的政權比, 不同類的比起來就是錯誤類比。

一向視特朗普為大佬的澳洲總理莫理森對入侵國會山莊一事有甚麼反應? 他當然不會批評大佬, 他只說 "What we've see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erribly distressing - terribly concerning." 連暴行也不敢批評, 何況背後的黑手是他大佬。受了勛章的獎勵, 報恩還來不及, 怎敢吭聲? 他奸狡地說 "It's not for me to offer commentary on other leaders." 但在2019年, 他對特朗普推崇備至, 形容特朗普是"strong leader, who says what he's going to do and then goes and does it". Ironically, very true. 真正推崇自由民主就不應接受特朗普的Legion of Merit勛章, 接受了, 看到特朗普煽惑暴民後就應該割蓆退回勛章, 這是充滿污斑並不光彩的勛章。

2021年1月8日星期五

曲線卸責

我不知明報即時新聞今天報導這宗案件的準確性:

前年8月13日機場「和你飛」示威,內地男付國豪遭圍困和綑綁,「佔旺女村長」畢慧芬及另外兩男被裁定暴動等共6罪罪成。案件今早(8日)在區域法院處理求情,法官批評律政司在原審時就刑期不表明立場或給予協助,直至在上訴時才在上訴庭內積極表達意見,令人感到下級法官有錯,質疑律政司的做法「有組織煽惑他人仇恨法官」。
......
李官表示,上訴庭有案例指出,社運案件判刑須考慮對社群影響,若他接納辯方此說法,「我就真係錯到無可再錯」,稱「你都知而家基層法官嘅情況幾咁嚴峻㗎啦」、「陣間又有啲政客話要司法改革」。

李官好像在曲線回應近日政客大聲疾呼司法改革, 又好像在吐苦水、發牢騷。先講律政司的責任, 在判刑前, 一般下級法院的法官都沒有要求主控官提供量刑協助的, 尤其在裁判法院, 一則主控沒有權要求怎樣判處被定罪的被告的刑罰, 美國就可以, 美國的司法傳統跟英國的不同, 美國的主控可以要求法官判處被告的刑期, 英國傳統是主控只能提醒法官判處的刑罰的合法範圍, 譬如不能超越最高刑罰, 例外罪行不能判處緩刑, 主控也可以向法官提供上訴法院的量刑指引及可參考的相類案例, 主控也不應在法官席前對某些判法表態, 以免旁觀者感覺法官聽令於主控的看法, 影響司法獨立性, 否則旁觀者會進一步懷疑法官定罪/脫罪也聽令於控方。如果法官在判刑前要求主控協助, 主控是有責任這樣做的。有些主控主動提供協助, 法官可能會說: Thank you. I don't need your assistance.

李官在發甚麼牢騷呢? 不論定罪、脫罪、判輕、判重, 都有一大堆仇恨你的人, 到了上訴有結果, 只不過是把仇恨向上調, 不仇恨下級就仇恨上級, 要罵也不用講道理。烈老提出司法改革, 並沒具體建議, 只提出香港法院不應用普通法思維解釋基本法, 不應讓人濫用司法覆核, 以及判詞不應冗長。政客卻把改革發揚光大, 有人認為判詞譴詞用字不夠淺白, 使人看不明白, 我想這要分兩方面來講, 有很多法律上的概念, 在表達過程涉及很多普通法的案例, 沒有足夠法律基礎的人根本認識每個字, 也看不明白拼起來的句子, 若是英語的就更難明白。寫得簡單淺白, 可能會被批評為思路不周, 成為上訴成功的理由。如果主要涉及案情事實的判詞, 除非是文盲, 否則怎會看不明白。我舉李官主審本案, 他所寫的裁決理由書(連結)為例, 有甚麼看不明? 還附上中英文版的新聞摘要, 嫌理由書冗長, 就看摘要, 連摘要都嫌長, 就去看傳媒進一步的摘要喇。

另外, 有人提出成立判刑委員會為判刑程序的改革, 這課題以前都討論過, 現行的判罰程序, 跟量刑委員會的做法是兩種不同的理念, 那一種較適宜是沒有明顯定論的。

若說判決理由書(裁判法院的叫裁斷陳述書), 一般不會上載, 因為參考價值低, 很多根本都是到了被上訴才開筆寫的。每一宗案件審結都寫一篇根本是不可能的, 何來這種時間? 在判決的時候列出要點已經足夠, 有些公眾關注的案件, 也許上載判詞或新聞摘要, 會幫助到報導的準確性。但這也不是烈老提出的司法改革的要旨。每一專業都有專業的知識, 可以用淺白語言、深入淺出向市民解釋一些概念, 但那不是寫判詞的目的, 那不是精英主義的問題。有些專業知識, 無論是科學、醫學或法律, 沒有受過訓練的人根本就不會明白, 或看了也一知半解, 不能因為自己不懂而怪責精英主義作祟。若要改革, 就要說明原因, 胡亂批評只是文革, 不是改革。

李官審此案, 在過程中說了一些不恰當的話, 到尾又作政治表述, 他應化身匿名, 在網上平台發牢騷, 而不是在司法過程中表述, 曲線推卸責任。暴動案的判刑, 自幾年前旺角暴動案至今, 已頒佈了重要的判刑案例, 自己在司法機構的內聯網都可找到, 還吵甚麼!

2021年1月3日星期日

澳龍

兩週前看了前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為主席的美國亞洲協會(Asia Society and 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舉辦邀請王毅外長視象交流的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ClZyoM5-Ek), 王毅主要是呼籲拜登政府重拾中美正常外交關係, 陸克文乘機問中澳關係的發展, 王毅隨便應對說大家要面對面談。有澳洲傳媒把這句話視為涉及200億澳元中澳貿易戰舒緩的先兆, 事實豈有如此樂觀, 這次談話的主菜, 只是王毅向行將就職的拜登喊話, 陸克文加入中澳貿易戰的話題來探口氣, 這答案連飯後的水晶包或反沙芋等甜品也稱不上, 只是飯後一盤幫助消化端茶送客的功夫茶。

儘管拜登在總統競選期間稱習主席為"thug", 王毅外長卻君子不念舊惡, 展示小獅子涵養十足的一面, 曉以大義, 不亢不卑, 冀求合作, 為人類謀幸福。說實話, 拜登那些campaign language選完了就應忘掉。 但同人不同命, 沒有惡言惡相的袋鼠, 卻不斷吃閉門羹, 貿易部長打的電話也不接更遑論面談。 王毅說重啓中澳兩國關係的球在澳方, 外交部前些時也把破壞兩國關係的罪責諉過於澳方, 叫澳方改正, 這一點我是同意的。老外時常指責中國政府近年越來越assertive, 外交口脗wolf warrior, 但中澳關係陷入低潮的主因並不在於中國的外交態度, 而是在於莫理森總理為了取媚特朗普而錯判形勢, 罔顧澳洲國民利益而甘為走狗。他的思維, 真的可以跟反修例而想乘機起義的香港人相比擬。莫理森戇居的地方是到頭來只得到特朗普臨下台濫派的Legion of Merit勛章。Legion of Merit分4個級別, 最高級的是Chief Commander, 過往通常是頒與具戰績的軍人, 也包括外國軍政要人, 中國人也有份, 就是在1943年頒了給蔣介石及戴安瀾。 從歷史看, 過往沒有任何一個在非戰爭時期的美國總統像特朗普這樣濫派, 自1960年至特朗普上場前, 只頒出4個Chief Commander勛章, 而特朗普在任期的最後一季就頒出4個, 其他較低級別的不計其數。 莫理森還口口聲聲說為了維護澳洲利益而不會向強權低頭, 事實上他取媚特朗普得到一個Legion of Merit勛章外, 美國沒有因中澳貿易戰而買起澳洲牛肉、龍蝦、大麥、餐酒、煤等。就算日後中美談判改善關係, 在談判桌上, 也不會把澳洲的利益納入議程, 所以莫理森除了成為特朗普的crony外, 就白白賠上國家的整體利益。

我這一篇要解釋上一篇所講往後一年都有便宜龍蝦買的原因, 目前中澳貿易戰最沒機會影響出口的只有鐵礦, 而且鐵礦價格近月颷升使總貿易額也提高了, 彌補了其他貨品停運的損失。但這卻幫不到其他行業的營運。龍蝦和餐酒這些消費品尤其是可有可無。對龍蝦進口最易刁難, 停止供應不影響民生, 只影響澳洲的蝦農及物流的員工, 龍蝦的公司老闆過去已賺了一桶一桶的金, 可以金盤洗手了。但不去再撈, 工人無工開, 船隻、工具及廠房都閒置着, 除了另覓市場就只好內銷來維持。另覓市場又怎能在三兩年間消化原本94-95%外銷中國的貿易量。故此, 目今權宜之計是摧谷本銷, 乘機改變一下澳洲人的飲食文化。一向龍蝦本銷的對象都主要是華人, 老外一年只在復活節及聖誕節才對海鮮雀躍, Fish Market會連續36小時營業, 商場的魚檔也通宵營業, 老外過往主要是買生蚝及熟蝦, 今年就熟龍蝦也大賣滿堂紅。中澳貿易今年難望回復正常, 龍蝦怎樣也貴不起來了。 

2021年1月1日星期五

食得其樂

聖誕前後, 悉尼朋友圈中的熱門話題是龍蝦, 那裏賣得便宜, 那裏大隻, 有的地方段隻賣, 兩隻便宜一點, 有些是段秤的, 價錢視乎體積, 我去的市場/店鋪, 一般所見是一隻600克至1.5公斤重, 價錢由$50-$68/kg。兩大超市以半價賣熟龍蝦, $20一隻, 我卻沒聽到有朋友買到。有朋友吃到厭了, 說暫時不想吃。一切拜中澳貿戰所賜, 當佔外銷94-95%的中國市場斷了龍, 蝦農除了少撈龍蝦上來和內銷, 是別無他法的。我跟朋友說, 往後一年, 繼續有平龍蝦供應。最近我也買過一隻1.5公斤重的龍蝦, 宰之三吃。

刺身

龍蝦膏炒蛋

龍蝦湯是最不吸引的, 味道無異於蝦頭蝦殼湯, 只是棄之可惜。我試過悉尼日本名廚Tetsuya的煮法,with respect, unimpressed。若是蝦頭我就懶得處理, 都會扔掉。最近一口氣弄了六、七公斤的蝦膠, 都以中號老虎蝦來打, 一公斤蝦只能打出最小的外賣盒一盒, 一盒卻可以弄出一大碟的炸蝦棗來。


蝦棗雖然叫棗, 其實不含棗的, 只取其形而名之, 但為了要識別於蟹棗, 後者是兩面方的, 連形狀也不是棗, 不叫炸蝦丸蟹丸, 一則凸顯那是潮州名菜, 二則只叫蝦棗蟹棗, 不用炸字已知道是炸的。蟹棗我就不搞了, 拆蟹肉太多功夫, 除非用長腳蟹拆肉, 但長腳蟹太貴, 用來拆肉不如直接吃長腳蟹好了。

話說回頭, 我跟朋友說, 往後一年, 繼續有平龍蝦供應, 此話何解? 因為這篇只講吃, 所以政治的議題有待下回分解。

今早親家送了兩隻大黑邊鮑魚來, 共重1.5公斤, 我從未買過這樣大的活鮑魚。大的一隻864克, 即足23兩重。鮑魚生長慢, 據親家講, 這種體積要二、三十年的生長。我用大的那一隻來兩吃。


洗乾淨去內臟後, 淨重335克, 只有9兩重。


因為是活鮑魚, 所以我連鮑魚腸也吃, 不是蔡瀾建議的伴以清酒生吃, 而是以鮮菰清酒蒸蛋, 鮑片則炒小甜椒。


廚藝撇腳也無妨, 只要自得其樂, 陶然自醉, 吃得幸福, 活得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