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8日星期六

時代巨輪轉動

澳洲ABC電視台最近曾訪問Bilal Sarway對美國及其盟友撤離阿富汗的看法, 兩三分鐘的報導, 我只知他是阿富汗記者而不知他的出身, 直至昨夜夢迴, 看國際新聞時, 赫然看到這似曾相識的面孔, 於是提起精神, 看完了他所寫的這篇才再尋夢去:

Bilal Sarwary: 'The plane hit the tower and all our lives changed' 

Sarwary生於阿富汗, 曾為外媒當傳譯, 繼而當上記者, 也在美國讀過幾年書。這次美國從阿富汗撤離, 外媒報導阿富汗人的感受的, 多數屬於訴說苦難, 要求收留的, 很少是評論時局的, 抒發感受的也因語言障礙, 說了半天也含糊不清, 包括當地的傳譯員。Sarwary這一篇值得一讀, 我們從外媒看到的形勢分析, 不少都屬於各為其主的政治立場說項, 為20年佔領無功而回的自圓其說。說來說去都只是說打死了拉登, 打垮了阿爾蓋達, 但一雞死一雞鳴, 一個拉柴另一個上位, 沒完沒了, 何況真的打垮了阿爾蓋達嗎? 這樣下去就不斷的恐襲不斷的報仇雪恨。在Sarwary這篇文章裏, 他也認為美國的目的也是為了報仇:

Their fighters (Taliban) vanished into the mountainous rural areas, and their leadership fled to Pakistan. In retrospect, it is clear to me that this was a missed opportunity, a time when the US should have sat down with the Taliban to discuss a peace deal. I saw a genuine willingness amongst the rank-and-file of the Taliban to lay down their arms, and resume their lives. But the Americans didn't want that. From my reporting, it seemed to me and many other Afghans that their motivation was revenge after 9/11.

我這不懂政治的人, 也一直說美國入侵阿富汗是為了報仇雪恨, 其他的盟友根本是在「幫拖」。美國已用無人機殲滅了恐怖組織的其中一個planner, 袋鼠這次立即割蓆說行動與自己無關。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 只有互相利用的關係, 說不定這次無人機襲擊, 塔利班也在「幫拖」通風報訊, 因為這班ISIS-K是共同的敵人。這可能只是猜測, 但合作一定存在的。機場外圍一直都由塔利班維持秩序就已是鐵一般的事實, 試問美軍撤到最後一刻、最後一架軍機起飛的一刻, 誰保它可以安全起飛而不會被打下來? 當然是塔利班做保鏢喇。甚麼是敵甚麼是友, 都建基於相互的利益上。

美國撤出阿富汗的行動, 就算不稱之為敗走, 美其名為任務已達光榮退出, 隨之而來的恐怕是恐怖主義的中興, 不限於阿富汗這片土地上, 各國撤離帶走的阿富汗人裏面, 潛伏了多少日後絕對有條件成為恐怖份子的人呢? 美國本土安全部或其盟友都小心翼翼在甄別這些人之中乘機潛入的恐怖份子。

有朋友看了這則報道: 稱香港仍維持司法獨立 英最高院兩法官留任終院, 問我有甚麼看法。昨夜夢迴, 我已看了原聲明的內容: Role of UK judges on the Hong Kong Court of Final Appeal - update, 聲明其中一段:

At this time, our shared assessment is that the judiciary in Hong Kong continues to act largely independently of government and their decisions continue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rule of law.    

用的字眼是"largely", 明報譯作「很大程度」, 好端端加了這個意帶貶斥的字, 有點勉強收貨的意思, 才會有末段:

I will continue to assess the position in Hong Kong as it develops, in discussion with the UK Government.

需要繼續評估法治方面的發展, 即是先鋪後路, 再不合心意就一於走頭。這些終審法院老外非常設法官執包袱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自己不打退堂鼓然則要等面目無光地被DQ嗎? 香港法律界當真還 "largely" 繼續支持英國及其他海外法官參與終院工作嗎? 國安法訂立後, 香港已不是以前的香港, 已脫胎換骨開始與內地接軌了, 凡事起頭總有個開始, 最近有些判詞也配合得巧奪天工, 時代巨輪轉動, 誰都不能抵擋。     

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

Forgive and forget

"We will not forgive. We will not forget. We will hunt you down and make you pay,"

拜登在喀布爾機場外入閘處及附的酒店雙重自殺式恐襲後說了以上一番話, 20年前小布殊大概也說過同一番話。20年過去了, 殺了拉登, 恐襲風險卻back to square one。 這次死傷枕藉, 主要是想離開阿富汗的平民。 20年虛耗了, 宣揚了甚麼? 不用等日後的歷史的公論, 一切打回原形在很大程度上已說明一切, 不用等待日後才蓋棺定論。很多事情我都覺得不要一廂情願加諸別人身上, 每個地方有自己歷史背景、文化承傳。美國這20年介入阿富汗國家事務, 大部份阿富汗人真的受落嗎?

澳洲軍隊在這次恐襲中不損一兵一卒, 原因很簡單, 像馬仔跟大佬去飲茶, 有大食大, 大佬我先走, 你埋單。澳洲在恐襲前已及早完結撤離行動, 全身而退, 有多少澳洲國民及符合資格可前往澳洲的阿富汗人被丟下, 這數字日後才會知道。毫無疑問, 這次撤離的一連串錯失, 對美國的國際聲譽打擊最大, 一干盟友已不能再依賴這龍頭大佬。不過, 我都很懷疑, 如果現在還是特朗普在任, 澳洲會不會大佬我先走。 其實很多美國盟友在這次承擔的責任, 都是因美國而起的, 20年前沒有參與美國的行動, 這次就只需要撤僑及基於人道接收難民, 而不需負上接收為澳洲服務的阿富汗人的責任。出於人道接收多少難民, 也不會像現在那樣使人覺得背信棄義地丟下曾經為自己效力的人。

這兩天國際媒體都報導中國進口美國急凍牛肉大幅超越澳洲, 七月份中國進口美國牛肉價值107億美元, 澳洲的只有35億(南華早報昨天的報導: US frozen beef exports to China surge, adding to Canberra-Beijing tensions but boosting trade deal) 。就算稱兄道弟的特朗普在任, 這種事情也會發生的, 這只是一例。這就是國家利益。所以這次大佬我先走可能是莫理森的覺醒, 又或者是為大選鋪路, 丟下難友和損兵折將之間, 並非艱難的決擇, 道義值多少錢? 值多少選票? 一句national interest就forget you and make you pay了。 我都不是懂得國際政治的人, 但一直以來, 我都批評莫理森這總理, 灌幾碗黃湯, 揮幾棒高球, 飄飄然把國家利益拱手。

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

下回分解

討論馬家健案的時候, 以「冤」案來描述是簡化了的用詞, 「冤」字是需要注腳的。「冤」案並不一定等如completely innocent, 我想就算代表他的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也不敢這樣講。上訴庭所講的是miscarriage of justice, 基於本案的特殊背景: 涉嫌是主謀(Hung Chi-Him)(Ah Him)的控罪撤銷了, 換了個扮演微末角色的人來頂罪。正如跳樑的變成正印演折子戲, 票友還會拍爛手掌叫好嗎? 故此在看這件案時別失去焦點。He is not guilty like hell, probably the other bloke is but he is not as innocent as a lamb. 如果兩人一起面對審訊, 控方不接受一個認罪撤銷另一個的控罪的plea bargaining, 兩個都去馬, 或者倒轉bargain, 撤銷的是馬家健的控罪, 不論結果, 都不會被視作miscarriage of justice。問題是針對Ah Him的證據看來比較弱, 而海關根據馬家健被捕時供出是應Ah Him要求, 把自己地址提供給Ah Him收取郵包的, 海關繼而在Ah Him家中也搜獲毒品(subject of another district court case), 除非Ah Him承認郵包是他的, 否則也要依靠馬家健來指證, 試問兩人屬同案被告, 馬家健怎指證Ah Him呢? 所以我也能夠理解控方為甚麼接受這plea bargaining, 可能因為針對Ah Him的證據弱, 加上反正都執了他一單地院案。這純屬個人猜測, 因為在上訴判詞看不到控方當初同案檢控Ah Him和馬家健時, 究竟有甚麼證據指證Ah Him。如果因此猜測當時的DPP是因本案而離職的, 就未免過份瞎扯了。 

有人問馬家健是否也涉妨礙司法公正, 這當然喇。套用上週五判刑的另一案為例,  獸父強姦女兒, 在家人游說下, 在強姦案審訊作證時, 受害人推翻口供, 獸父脫罪。警方跟進調查, 繼而檢控受害人一干家人妨礙司法公正罪, 受害人沒有被檢控, 而是被傳召為證人指證家人。一方面她是受害者, 另一方面靠她出來指證家人,  所以就不會檢控她。(我以前也寫過一篇性侵案受害人在庭上推翻口供而變被告的案件。)這種案件不是駕駛頂包案, 那種頂罪的人原本不是受害人, 所以活該被控。上一篇有人舉了謝庭鋒2002年的頂包案的例子, 其實他完全無需搞成這樣的, 不過前塵往事, 忘記他吧, 當時若有人問我, 我也不會教人脫身之計的。    

昨天new.com.au一篇轉載報導的新聞也相當有趣: Why Swedish government paid convicted drug dealer $2.3m in bitcoin

......
The Swedish government has to return about 14 million krona ($A2.3 million) worth of bitcoin to a convicted drug dealer after the value of his illegally earned crypto soared while he sat in prison.

Prosecutor Tove Kullberg explained to Swedish Radio that two years ago, she successfully argued in court that the drug pusher should be stripped of his proceeds, 36 bitcoins, which at the time were only worth around 1.1 million krona (about $A190,000), The Telegraph reported.

But by the time the Swedish Enforcement Authority began auctioning off the crypto, bitcoin had skyrocketed in value – and only three had to be sold to amount to the value that was booked as the dealer’s profit at the time of his arrest.
......

照報導看, 法庭充公贓款(proceeds of crime), 當時以36個比特幣的時價來計算, 充公該銀碼, 而並非充公36個比特幣, 才導致在比特幣價格上升下要回水給被告, 這被告忽然發達, 大概不用再糶灰了。相反而言, 若比特幣價格插水, 被告豈不是會欠下一屁股債。法庭判案時思念不周, 便造成這種結果。 

2021年8月23日星期一

故事一則

上一篇有網友留言, 不明白律師不論輸贏都有錢收, 為何要犯險。當一宗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 尤其是有可能在高院審訊的, 我盡量不想講太多, 只能舉些假設性情況出來解釋一下。舉例卻又要貼近情節, 難免雷同, 必然要巧妙, 不會是巧合, 因為我講明解釋那宗案件, 但只是用我自己虛構的情節來講一股歪風, 要巧妙地講。故事是這樣的:

標少開鋪頭, 請了個伙計叫陳大文, 陳大文讀書不成, 學歷低, 所以只能做打雜, 工資不用說也是很低的, 所以有機會也想找點外快。標少有個不務正業的兄弟叫標森, 他也很想揾錢。請問現今最能揾錢又不犯法的是甚麼, 大概一切都與網絡有關, 不論是zooming, tick tock or Afterpay, 全部都食腦就揾到很多錢。沒有這種腦袋, 向女人埋手也賺大錢的就只有「哨牙通」一個, 但終歸太過貪心, 廿幾億也嫌少, 所以坐了十幾年監, 剛出冊不久。但「哨牙通」這件案的情節, 我一直都不相信庭上的一套, 但我無心在這裏講, 因為我要講陳大文, 不是講「哨牙通」。「哨牙通」這花名不是我改的, 是他閏密小甜甜改的。這仁兄哨牙, 原本叫Tony, 所以就叫「哨牙通」。

非法揾快錢又揾得多最典型就是販毒。 於是標森就開始糶灰, 糶字太難寫, 所以一般只懂寫跳灰, 到了今時今日, 恐怕都沒有人這樣講了。販毒當然要有貨源, 郵寄是成本和風險較低的方法, 風險最大是直接收貨, 所以要迂回減低風險。標森於是找了陳大文, 給他一些錢, 借他地址來收貨。萬一出事, 標森就不用直接上身, 除非陳大文指證他, 但這就增加難度, 因為陳大文要以證人身分才能指證, 但收件人是陳大文, 證據比較直接。話雖如此, 陳大文可以說他不知道寄來的東西是毒品, 他借出地址, 可以只懷疑包裹是一些非法物品而不知是毒品。最終兩人一起落鑊, 對標森的證據比較間接。這類案件一個認一個放也很平常的。於是標少就出錢為陳大文請律師,  誇大案件對他不利, 游說他認罪, 給他一些安家費來塞口。如果大狀不受擺佈, 就先會詳盡索取陳大文的指示, 包括他是否知道寄來的是毒品, 而不是任由師爺擺佈, 寫了一份陳大文攬上身的供詞叫他簽名。不論大狀是否有良知, 做這種事甘冒危害自己前途的風險, 為的就是搵食, 揾到其他正當的也不會做這些。若果不是陳大文攬上身, 而是兩人都不認罪, 標少就根本不會出錢為陳大文請律師, 為他請律師是要他認罪而自己的兄弟脫身。如果兩人都否認控罪要在高院審訊, 也不會請這種連jury trial都未必做過也未必敢做的大狀。所以輸贏都有錢收的講法不成立, 這大狀只是為了陳大文認罪才有錢收的。      

我講我的故事, 別跟真實案件的情節比較, sub judice的東西, 我盡量不沾的。真實案件的案情, 來日方長, 拭目以待。 

有網友說控方的責任是只要被告有可能定罪, 就交把陪審團去決定。《檢控守則》不是這樣講的, 檢控官的責任:

Role and Functions

 3.1  A prosecutor is required to comply with and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A prosecutor acts on behalf of the community in an impartial manner and as a “minister of justice”. To this end, a prosecutor must fairly and objectively assist the court to arrive at the truth and to do justice between the community and the accused according to law. 

 3.2  In the Supreme Court of Canada, Rand J. stated in Boucher v The Queen [1955] SCR 16 at 23-24: “It cannot be over-emphasized that the purpose of a criminal prosecution is not to obtain a conviction, it is to lay before a jury what the Crown considers to be credible evidence relevant to what is alleged to be a crime. Counsel have a duty to see that all available legal proof of the facts is presented: it should be done firmly and pressed to its legitimate strength, but it must also be done fairly. The role of prosecutor excludes any notion of winning or losing; his function is a matter of public duty than which in civil life there can be none charged with greater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It is to be efficiently performed with an ingrained sense of the dignity, the seriousness and the justness of judicial proceedings.”

在馬家健案, 上訴庭在判詞第51段說出避免冤案的保障機制:

51. There are of course several safety mechanisms built into our system apart from the trial judge to ensure that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do not occur: one is the prosecution; the other is the appellate courts. In an extreme case, there is the ultimate petitioning of the Chief Executive, which should not be necessary if the other mechanisms are functioning properly.

嚴格講"petitioning of the Chief Executive"當然不正確, 因為行政長官根據《基本法》第48條(12)也只能赦免或減輕刑事罪犯的刑罰,  而不是撤銷定罪。

2021年8月21日星期六

再談馬家健案

明報對馬家健案的跟進報導都算詳盡, 今天的即時新聞連這訊息也挖掘到:

5歲青年馬家健因企圖販毒罪被判囚23年,服刑5年後上訴得直,司法機構日前公開2019年的高院判刑理由書,披露當時警方已調查馬家健的前法律團隊涉嫌妨礙司法公正。司法機構今(21日)回覆查詢表示,由於相關支援人員的人為失誤,未有按時上載判刑理由書至司法機構網站,就事件表示歉意,強調會嚴肅處理事件,訓示有關支援人員,亦會認真檢視相關程序,以避免同類情況再出現。

判刑理由書一般也沒有甚麼大不了, 況且陳官這理由書也只是三言兩語, 一頁紙, 涉及理由的只有行貨兩段:

As pointed out, the defendant was found by jury in attempting to import 1.185 kilogrammes of cocaine into Hong Kong. Although the defendant is charged for attempting, evidence pointed to the fact that the substantive offence indeed had been completed but for the discovery by the Customs officers. In light of that, the defendant will be dealt wit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lines set by the Court of Appeal pertaining to substantive offence. Guidelines in that regard are clear.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rafficking in 1.185 kilogrammes of cocaine is one of 22 years’ imprisonment.

In this case, there is also the international element. As such, an additional 1 year will be added. The defendant was convicted after trial. I fail to see any other mitigating circumstances in this matter. For the offence the defendant stands convicted, he is therefore sentenced to 23 years’ imprisonment.

我看上訴庭頒布的判詞的時候, 也沒有click入Appeal History來看所有的過程, 只看了班太處理馬家健推翻認罪申請的判詞。原律師團的人(並非正審時代表被告的張鵬, 此張是Geoffrey, 並非那位Dorothy) , 被控串謀妨礙司法公正的大律師都算沙膽, 當年只有3年資歷, 連這種大案都敢接, 典型的師爺case, 大狀也甘願被擺佈, 無他, 世界難撈, 揾銀交租, 鋌而走險。這件案怎樣發展下去, 也無謂瞎猜, 始終已進入司法程序。嚴官(Ada Yim)收押了師爺, 但批准張大狀保釋, 還給了張大狀籌錢分期繳付, 可見銀根短缺, 若是一般茂里, 就先拋了入懲教署籌到銀兩才做自由人。

從判詞看這件案, 警方一直按兵不動, 等到上訴庭頒下判詞才動手拉人, 等到司法程序完結才能動手, 以免尷尬, 萬一駁回上訴, 就不會有串謀妨礙司法公正案了。所謂兩人自首, 大概是警察打電話給他們, 自己識做啦, 賣晒報紙喇, 自己入嚟交人, 唔使阿Sir上門鎖你浪費警力。

可能有人覺得, 陳官當時已知悉警方在調查原律師團的不當, 怎還要判被告23年監? 陳官並沒有錯, 罪是陪審團定的, 陳官判刑自然是跟判刑指引, 若然覺得是無辜冤獄, 第一關是控方把守, 第二關是上訴庭, 有第三關嗎? 有, 聽天由命。              

2021年8月19日星期四

Victory has many fathers, but failure is an orphan 成事要功, 敗事失踪

阿富汗一役, 拜登萬箭穿心, 栽了個大跟頭, 特朗普也出來打秋風, 指指點點, 説應該先撤平民, 後撤軍人。說甚麼都沒有用, 特朗普去年也要跟塔利班談判, 對撤軍方案達成共識。就算走得灑脫, 美國投放在阿富汗政府軍的軍事物資及武器等, 未敗給塔利班前, 很多都不知所蹤, 這朽木政府, 怎樣也扶不上壁。美國佬落荒而逃, 軍事物資都落入塔利班手中, 還要看塔利班的臉色, 塔利班現在隨便打幾個美國砲彈進機場跑道, 玩都玩死他們。美國佬仲有乜把砲? 就是控制着阿富汗中央銀行約70億美元的儲備。對塔利班來講這可能是大數目, 美國佬這20年來花費在這場戰爭中又何止它的10倍。

911恐襲, 禍及無辜, 舉世斥責。但那也是一場共業。以色列欺侮巴勒斯坦人, 美國佬一直在撐腰, 又何來國際公義? 我當然不會撐恐怖主義, 也不想無端白事因恐襲死於非命, 我只是想指出美國受襲, 自己也有責任。20年前出師, 美其名為打擊阿爾蓋達, 制止恐怖主義, 不如說是為報仇雪恨。報私仇卻招攬了盟友入局, 豬友要堂而皇之加入, 要向國民交代, 就要炮製一些理由出來。 到了現在, 一事無成, 為了掩飾過失, 很多"orphans"都要出來死撐, 他們基本上都跟隨著大佬, 對以色列偏頗, 對以色列不端的擴張置若罔聞, 對巴勒斯坦人受到不公平對待卻不發一聲。如果貫徹始終不參與別國事務倒還好, 起碼不會偏頗, 不會黨同伐異, 極其量被指沒有履行國際應有之義伸出援手, 就不致於同流合汚。老外說"victory has many fathers, but failure is an orphan", 意思是成事就認屎認屁, 吹噓自己怎樣英明神武眼光獨到, 事敗就銷聲暱跡, 夾着尾巴不知所踪。 阿富汗這戰敗, 美國盟友卻為了安撫無功喪命的軍人家屬, 也為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情況向國人自圓其說, 而把這句話變成"failure has many fathers"了。

凡事都不要做得太盡,  別把人家逼上絕路。

剛看到明報這即時新聞: 馬家健案上訴庭批律政司不追究較重罪責者 3法官均曾任職律政司 薛偉成曾任刑事檢控專員, 似曾相識, 跟我所寫《陪審團接波》一文很相似。在該文中, 我說「律政司有責任把本案轉交警方調查, 研究上訴人原律師團中人有沒有足夠證據為妨礙司法公正立案。」現在該案已提訊了。我要講多兩句, 上訴庭以postscribe形式評論而不直接轉介警察調查, 原因很簡單, 司法獨立, 不干擾調查, 也不能指指點點叫警方查案, 要排除日後檢控上庭時予人感覺法庭未審已有看法, 做成不公正的印象。 我寫這一段, 作為victory has many fathers的例子。

2021年8月17日星期二

殺蝸牛

明報這則新聞: 灑鹽殺蝸牛 26歲男涉殘酷對待動物被捕, 蠻有趣的。內文不算長, 我把它貼出來討論一下:

【明報專訊】一名男子涉嫌於8月4日在尖東加連威老道一個水池旁的花槽,用大量鹽灑向數隻蝸牛,導致牠們缺水死亡。油尖警區動物罪案警察專隊獲悉事件後展開深入調查,探員昨晚7時許,以涉嫌殘酷對待動物於尖沙嘴拘捕一名26歲姓許男子。被捕男子其後被押至位於山林道6號富林大廈的寓所搜查,探員檢走其犯案時身穿的衣服,其後他被黑布蒙頭、鎖上手銬帶返警署扣查,殺蝸牛動機仍有待調查。

看似荒謬, 最使我不解的是「黑布蒙頭、鎖上手銬」。蒙頭可能是被捕人的要求, 不想樣貌暴光, 但有必要上手銬嗎?

首先不要胡亂把蝸牛跟蚊子、蒼蠅、曱甴等視為同類, 那些是昆蟲, 蝸牛是動物。香港法例第169章《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Ordinance)的釋義, 把"動物"界定為:

包括任何哺乳動物、雀鳥、爬蟲、兩棲動物、魚類或任何其他脊椎動物或無脊椎動物,不論屬野生或馴養者

蝸牛屬於無脊椎動物(invertebrate)。除此之外, 也要看法律對殘酷手法的描述。不冗贅談, 只看該條例第3條第1款的描述:

3.   有關殘酷對待動物的罰則

(1)  任何人 ——

(a)  如殘酷地打、踢、惡待、過度策騎、過度驅趕任何動物或殘酷地使任何動物負荷過重或殘酷地將其折磨、激怒或驚嚇,或導致或促致任何動物被如此使用,或身為任何動物的擁有人而准許該動物被如此使用,或因胡亂或不合理地作出或不作出某種作為而導致任何動物受到任何不必要的痛苦,或身為任何動物的擁有人而准許如此導致該動物受到任何不必要的痛苦;或

蝸牛是破壞農作物的"害蟲", 愛吃嫩葉, 所以有時買菜回家, 洗菜時也會見到小蝸牛、鼻涕蟲等(slug也是無脊椎動物), 洗菜放把鹽在水中把牠們甩掉, 算不算殘酷對待動物呢? 那要視乎手法。食用法國蝸牛犯法嗎? 該條例第3條第3款對宰殺動物這樣講:

(3)  本條不適用於在宰殺或預備宰殺動物作人類食物的過程中所作出或不作出的作為,但若如此宰殺或預備宰殺動物為動物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則屬例外。  

立法精神是防止不必要地使動物痛苦。但明報報導這宗案件的處理方法, 警方是否有點過份high handed呢? 英國在2004年修改Protection of Animals Act的時候也沒有把snail, slug等invertebrate納入animal的定義裏。標少所居的新南威爾斯, 也有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Act, 動物也完全不包括interbrate在內。香港在這方面卻出奇地嚴苛。下次在洗菜時請小心對待蝸牛、鼻涕蟲等, 免惹官非。為了幾隻蝸牛, 也像重犯罩黑頭套, 上孖葉, 都算得人驚。

高級日本料理活魚刺身, 魚身上的肉凌遲後, 剩下一棚骨的魚還在擺動, 又或者生蝦浸烈酒然後點火的火焰醉翁蝦, 不是更加應該罩上黑頭套, 上手銬嗎? 我覺得灑鹽殺蝸牛案小題大做, 不應檢控。

2021年8月16日星期一

成敗

澳洲近日新冠病毒Delta變種肆瘧, 去年以來的鎖國政策, 看似成功堵截病毒擴散, 悉尼今年6月功虧一簣, 一名負責接載入境機組人員往酒店檢疫的司機竟然沒帶口罩下中招, 自此搞到烽煙處處, 不單止悉尼封城, 也不單止禍及全省, 病毒更傳至數省, 害人不淺。 自6月中以來, 球場也封了, 七月中以來, 我連濕貨市場及Costco也去不到, 因為它們都在我住所10公里半徑範圍以外, 去了就違法。今天開始, 活動範圍更縮短至5公里半徑, 我不想仔細講這些規則, 有些疫情較嚴重的市政府管轄範圍, 規則更加嚴苛。更新的規則這樣說:

Greater Sydney: You can travel up to 5kms from your home, even if it takes you outside your LGA. You can also travel anywhere within your LGA. Do not enter an LGA of concern. See map to calculate your 5km radius.

LGA即Local Government Area, 每個LGA都包括多個區, 我居住的LGA總面積是455平方公里, 整個香港島也不夠79平方公里, 但這裏很少濕貨市場的(即香港的街市), 455平方公里內一個街市也沒有。

再有機會去打球大概要等到聖誕了, 只能和夏天有個約會。違反一般衛生命令的定額罰款, 今天起由$1000增至$3000。舉個很簡單違反衛生命令的例子, 如果我去Costco購物而被警察截查, Costco在我LGA外, 大約在15公里半徑外, 就會違反外出購物的規限, 可收罰$3000的告票, 折算港幣差不多$15000, 香港的十倍。不過, 比要維多利亞省, 還是要被比下去, 維省罰$5500。今天就有這則新聞:

Dozens of guests at an engagement party held in breach of Melbourne’s strict lockdown laws have been handed staggering fines.

The 69 people who attended the party in Caulfield, where guests openly mocked restrictions, will be slugged $5500 each.

“That’s over $350,000 worth of fines, so it’s an expensive engagement party,” Police Commissioner Shane Patton told reporters on Monday.

罰款金額應是$379,500, 折合港幣差不多$2,200,000, 訂婚派對另外做2百幾萬人情給政府, 咪話唔誇張。 

澳洲抗疫做得相當失敗, 一開始疫情比其他地方輕就掉以輕心。疫情輕主要是地利, 以限制出入境、禁飛等作應對, 一世這樣封閉起來可能有效防疫, 可惜不能靠吃袋鼠渡日, 只要稍打開袋口, 難免有病毒泌入, ring of steel是很難做到的, 一定要與疫同眠, 加速接種藥苗以減低病毒的殺傷力。 接種藥苗方面政府當初太大安旨意, 只購入AstraZeneca, 我相信理由很簡單, 因為它最平, 3、4美元一劑, 而Pfizer在不同國際市場的價格由16至20幾美元一劑。在最近未大型爆疫之前, 很多人都因為AstraZeneca的blood clot風險而不接種它, 情願排隊等Pfizer, 而致錯失了及早防疫的機會。所以這幾個月最常見的詞彙除了lockdown, 就是blotched vaccine rollout, vaccination bungle等。我跟朋友說, 不少澳洲老外最叻就是寫manual, 講就天下無敵, 執行起來甩甩漏漏, 對着他們真的要小心翼翼, 不要輕信。

收筆之前也打個岔, 當美國佬在阿富汗報仇雪恨鎩羽而歸, 直升機不斷把國民由領使館往機場送之時, 澳洲今晚才派飛機飛過去撤僑,  到時美國佬走清了, 塔利班可能就開工捉人質了, 樣樣都執輸, 老襯就行頭。Scott Morrison成於covid也敗於covid, 他成於covid就是因為在這方面沒有做Donald Trump的跟屁蟲, Trump下台了, 他頓失所依, 跟Biden在多方面都不合嘴形, 所以關係也變得微妙。否則, 缺乏Pfizer也可依靠關係受優待, 反而昨天從波蘭那裏購得一百萬劑Pfizer, 波蘭有4百萬劑可出售, Scott Morrison為何只購一百萬劑, 我相信是海鮮價的問題, 所以被記者提問價錢也不肯答。一直做Donald Trump的lap dog, 樹倒猢猻散, 連藥苗也擠不到, 所以搞甚麼稱兄道弟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對待阿富汗曾經效力的人, 卻背信棄義, 大部份置死於不顧。這方面就跟大佬如出一轍, 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

升官

人民日報今天又發炮, 矛頭指向大律師公會, 大律師公會一向不乖, 我以前也批評過公會在社會動亂時立場偏頗, 律師會就乖, 所以大律師公會活該被罵, 應及早解散, 但解散了也逃避不到該負的責任, 大概已有人報案舉報了, 警察已掌握證據, 隨時拉人封艇。幸好公會會員都是大律師, 上庭訟辯不用掏腰包。資深大律師也不少, 也特別馨香, 所以公會也死不了, 要解散至少都等新官升仙之後才解散。市民不要誤會, 升仙不是仙遊, 最近潮流是律政司刑事檢控科的麗人由solicitor轉為barrister, 再申請為Senior Counsel, 所以取Senior之音稱為升仙。楊專員昨天授正刑事檢控專員, 歷年(幾十年)都是資深大律師/御用大律師出任此職, 九七前就是QC, 除了1990-1994的水貨John Wood之外。John Wood的故事以前講過幾句, 當年律政麗人稱他為「鹹水蛇」(鹹濕、水皮、蛇王)。 楊專員秉承優良傳統, 所以公會要仙遊也一定要先讓楊專員升仙才好走。當然, 沒有明文規定刑事檢控專員一定要SC出任, 律政司司長也不一定要SC/QC, 有人舉了回歸後第一個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為例, 她也只是solicitor。其實何止, 回歸前最後一個律政司也是(哎喲! 九七前律政司是人, 九七後律政司不是人, 是一個部門, 加「司長」兩字才是人)。扯遠了, 阿伯太長氣, 言歸正傳, 回歸前最後一個律政司馬富善(Jeremy Mathews)也是solicitor, 是他首先打破幾十年傳統的。現在叫Secretary For Justice, 以前叫Attorney General, AG傳統上是titular head of the Bar, 所以當年馬富善的任命也惹起很多人不滿和議論的。

律政、司法近日喜事多, 高等法院法官彭寶琴也榮升上訴庭。有些報導似乎暗示因為她是國安法的指定法官, 審過梁天琦及唐英傑等, 所以論功行賞, 我就不同意這看法。我就只會從個人能力能否勝任看。彭官屬於出色的法官, 所以才深得政府愛戴。況且指定法官又不是她自己指定自己做的, 看倌不要胡思亂想。早前潘敏琦法官升上上訴庭, 她都不是指定法官呀。兩位法官也有一共通點, 但説不得, 也別瞎猜, 你一定猜不到的。

人民日報幫忙治港, 我想通了, 不會再批評。中央黨報當然有權責成及鞭策地方政府辦事, 我最希望她對元朗白衣人與警察之間的行事也有個說法, 現在警權膨脹, 紀律系統擔正大旗, 還有誰可過問?別見怪, 標少是把law and order掛在嘴邊的nerdy person, 所以咁維園阿伯, Senior Citizen of Victoria Park。

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

陪審團接波

PHLI老弟說標少是維園阿伯,  標少不以為忤, 有維園自然有諸色人等。維園阿伯雖是貶詞, 意指發噏風的grumpy old man,  論年紀、風格、質素, 標少當之無愧, 最重要的不是誰是維園阿伯, 而是「維園」 尚存。阿伯雖然satirical, 兩制磨合成一制這一點不會是在2047年6月30日才一夜之間變色的, 不論這裏的人持甚麼立場, 歪曲我的言論, 或扣頂牛鬼蛇神的帽子給我, 不如切實發表這方面的高見。上一篇留言也算熱鬧, 卻沒有人講一句兩制磨合的問題, 這是逃避不了的。

本blog一直高舉《基本法》這紅皮書, 以前不論誰撕毀或燒毀它, 都會被我斥責, 因為它是一國兩制的法理依據, 所以我一直都反對港獨, 一直都不反對為23條立法, 《基本法》是我的戰綫, 我一向就是講law and order。我從來都沒有講甚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 我不同意訂立國安法的方式及訂立程序, 純看法律方面的影響, 完全沒扯入破壞甚麼主義來講, 國安法改變了香港的法律概念, 最顯淺的例子就是保釋的考慮準則, 其他方面以前講過就不重覆, 就算重覆再講,  也改變不了那些肆意誣陷歪曲事實的嘴。I couldn't care less. 終審法院在黎智英案的表述, 是無可能發表與中央相悖的裁決的, 相悖的裁決必然引起政治波瀾, 香港無力承擔。最近延任3年的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麥嘉琳(The Rt Hon Madam Justice Beverley McLACHLIN)認為自己有可能聽審國安法的上訴, 說得太天真了, 中國國家安全有可能由加國法官把關嗎? 別想砸了終審法院一眾的祠堂, 茲事體大, 外援只有youtuber的propaganda。Proganda並非壞事, 國力強大自然要顧及形象, 早兩天看到南華早報這篇文: Wolf vs panda: is China at a crossroads over how to spread its global message?  其中兩段講花在建立形象的費用:

In 2009, during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Beijing bulked up its huge budget for external publicity to polish the country’s international image. It spent 45 billion yuan (US$7 billion) that year alone on expanding its overseas media organisations.

In the years that followed, Beijing spent an estimated US$10 billion-plus annually supporting its global media network, The Economist reported in 2017, citing a study by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political scientist David Shambaugh about China’s soft power build-up.

假設這金額無訛,  可見形象的重要性, 為了建立形象, 不惜一擲千金 。我一直以來只批評過中共兩樣事情,一是極權缺乏制衡, 另一是外交發言人丟架, 我從不去談那些熱門話題, 自己無資格談不懂的事,  所以不蹚渾水。缺乏制衡就可能出現金正恩這種國家, 唱好唱衰, 移民外國或移居內地, 各自按自己條件和喜好選擇, 我完全沒有評論過。正如奧運比賽, 你支持誰都是個人喜好和選擇, 未必需要講國家民族大義。我看了三幾場跳水, 老外女評述員對表現出色的人讚不絕口, 對中國男、女運動員跳出完美動作一直都說感到榮幸(privileged) 有機會看到這些出色的技術, 在中、澳交惡的時刻, 溢美之詞出自澳洲電視直播頻度的評述, 可見運動不必與政治連綫來找據點的。上一篇有人發貼數落澳洲代表隊在奧運村踹蹋房間裏的紙板床一事, 本地傳媒一早發炮批評這些行為了, 何止踹蹋床鋪, 還打穿牆壁, 回國乘坐日航在機上狂歡放縱, 遭日航去信澳洲奧委會投訴, Chef de Mission 要開記招解畫。 做出使國家蒙羞的行為, 有片為證, 大概不能抵賴了。

前天香港上訴庭判決販運毒品案上訴得直(HKSAR and Ma Ka Kin (馬家健)), 罕有在判詞批評律正司在本案堅持去馬的態度, 上一篇有網友也貼出有關新聞, 若要認真討論本案, 最理想是先看判詞了解來龍去脈, 以及參考《檢控守則》, 了解律政司正確的角色。判詞很少有postscript的, 這篇卻有, 結語是甚麼? Postscript的最後一段:

59. These are serious questions which require to be answered if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are to be averted in the future. We trust that they will be properly addressed by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律政司有責任把本案轉交警方調查, 研究上訴人原律師團中人有沒有足夠證據為妨礙司法公正立案。本案案情特殊, 正審前由班太(張慧玲法官Judianna Barnes)聽取被告(上訴人)撤回認罪申請, 她批准有關申請, 對被告原律師團已頗多批評(班太的判詞在此:MA KA KIN)。正審時陳慶偉法官幾乎要判無需答辯, 但高院是很少在案情事實作無需答辯的判決, 始終是jury question, 雖然法理上都引用Galbraith的準則, 裁判法院及區域法院的法官身兼兩職, judge and jury, 原訟庭法官卻基本上只有一職。審到中途着令外聘主控尋求刑事檢控專員進一步考慮是否還要繼續去馬, 從判詞看控方並沒有嚴肅對待此事, 才導致上訴庭的批評。上訴庭合議庭的組合分別是副庭長Macrae, 另外兩位是彭官及Zervos, 3位都來自律政司, Macrae很久之前做了短暫時間的Crown Counsel就私人執業了, 彭官未入司法機構前是Deputy Principal Government Counsel, Zervos是前刑事檢控專員, 論熟識《檢控守則》 我就不敢班門弄斧了。 

我屬於講law and order的nerdy person, 甚麼組織犯了法, 執笠了也要繩之於法, 不要只說向前看, 若要向前看, 就大家一起向前望一個方向, no disparity in treatment。  

P.S.

P.君問標少為何本案陳官不判no case to answer, 真的問道於盲, 細眉細眼的案件標少胡謅幾句無傷大雅, 大案嘛我有膽講也肯定是廢話。這方面案例可參考李福兆案上訴庭訂下的3項原則, 有興趣也可以參考較近期另一宗原訟庭判no case的理由: HKSAR and WHITE MICHAEL R

當張達明像獲得奧運金牌一樣賽後雀躍(本案是他以solicitor advocate身分代表上訴人的), 上訴庭問他若正審時他代表上訴人的話他會否submit no case to answer, 他也腼腆難言:

...When we asked Mr Cheung during argument whether he would have made a submission of ‘no case to answer’ in the present case, had he been representing the appellant at trial, he was somewhat diffident about the matter; which perhaps explains why there is no ground of appeal before us that the judge should have ruled ‘no case to answer’. Obviously, the answer is not clear cut...(判詞第50段)

即是說這要留給jury決定, probably the same rationale was adopted by DoJ。Jury的決定正常地也並不應受上訴庭干擾的, 本案有其特殊性。DoJ就像參加高台跳水, 已走到台邊,  一於一躍而下, 就算打橫落跌到水花四濺得零分, 聽評判(jury)決定。觀感上最差的是, 上訴得直後DoJ即時申請重審:

55. Ms Ng made an immediate application for the retrial of the appellant. We found Ms Ng’s application in the circumstances extraordinary and, with respect, rather disappointing. Obviously, the strong comments made by two very experienced judges of the High Court, as well as the obvious concerns expressed throughout this appeal by all three members of this Court, have still not registered with the respondent as the prosecuting authority responsible for prosecuting this case. Sadly, this appears to be a continuing feature of this unfortunate saga...(判詞第55段)

2021年8月5日星期四

自帶乾粮

我不懂評論唐英傑的判刑, 只講兩句控方在判刑前向法庭呈上中國內地的刑法書籍讓法官參考一事。我第一反應是: 有無搞錯。但想深一層, 就覺得自己遲鈍。It comes as no surprise. 中央為香港訂立國安法, 把內地的一套思維加諸香港, 到了判刑的時候, 預期香港跟從, 思維也同出一轍。 控方邀請法官參考內地的判刑方法, 與由中央訂立的國安法是貫徹始終的, 可謂合情合理, 法官沒有理由不接納建議, 理應調節心態, 翻開有關書籍, 學習一下, 不要自大, 簡直是不識抬舉。 時移勢易, 趕快融入一制。被告申明要就定罪及刑期上訴, 我看了那兩篇判詞(定罪及判刑), 寫得頭頭是道, 條理分明, 他們的裁斷, 都是司法權力範圍內案情事實的決定。對辯方殺傷力最大的, 當然是「光時」這8個字的釋義, 唐英傑整個愚蠢行為帶來的後果, 都是取決於這8個字,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judges watered it down by putting the emphasis on the capability and propensity of the incitement.

We should reiterate that what we are concerned with in this case is not whether the Slogan meant one and only one thing as contended by Mr Grossman but whether the Slogan, when taken as a whole after considering all the relevant circumstances, was capable of inciting others to commit secession. The authorities which we have examined did not speak in terms of “one meaning only”. Instead, the focus was on whether the words/message/article/advertisement was capable of inciting others to commit the offence in question. (裁決理由書第137段)

判刑時, 3位大法官搬了終審法院在黎智英案所定的調: 

"increasingly notable national security risks in the HKSAR … [in] particular, since the onset of Hong Kong’s ‘legislative amendment turmoil’ in 2019, anti-China forces seeking to disrupt Hong Kong have blatantly advocated such notions as ‘Hong Kong independence’, ‘self-determination’ and ‘referendum’, and engaged in activities to undermine national unity and split the country".

未到2047, 終審法院也會隨時「執笠」, 50年過去後, 最高人民法院才是終審的法院, 除非可以變魔術, 不變的50年可延續, 否則終審法院怎會再存活下去? 現時的國安法也隨時可修改成一切涉及國安法的定罪及判刑上訴, 都只能移師內地的法院提出, 作為體現司法一制的實驗。嚴重違反國安法的案件, 都可以移師內地審喇。標少不是在危言聳聽, 這是一直都避而不談的問題, 香港回歸最終都是中國其中一個城市, 怎容許施行自己一套法制及司法體系? 反修例示威的時候我呼籲那些示威者得些好意須回手, 只是希望在狹縫中竚立, 偏安越久越好, 盡量保留香港原有制度, 不要被內地的陽光司法照耀到。現在一切化為烏有了。我反對訂立現行的國安法及訂立的程序, 認為是一國兩制步入一制的分水嶺, 現在何止, 黨報都熱心幫忙治港了。傳媒當然有權批評政府的不作為, 這次政府反應的速度卻快得使人拍案叫絕(不好意思, 拾了林鄭的牙慧), 好像預先演練過配合好的對拆招式, 觀感效果太完美了。這樣發展下去, 恐怕小粉紅、五毛及「自乾五」等一發聲, 政府也立即以超音速回應。為免標少一眾跟不上潮流的朋友發問, 「自乾五」是甚麼, 我先作解釋。「自乾五」就像律師做pro bono, 屬義務一類, 但屬於touting那種, 搭訕自薦兜生意, 早前就有個求助的人寫給我告訴我這類事情。「自乾五」即是自帶乾糧的五毛。行情差, 五毛都無得撈, 唯有做義工搏出位。

唐英傑案的判刑上訴, 我就瞎猜一下其中一點。講明是瞎猜, 看倌就別認真。香港的法例基本上不會訂立犯了甚麼法最低要判多少年刑期, 因為這種做法窒礙了法官的判刑權力, 不會像國安法那樣, 至少幾年至幾年, 上訴庭的判刑指引(sentencing tariffs), 也充滿彈性而非強制性的, 就算很多人想仿效英國判刑委員會的做法, 也不會硬套最低刑期的。香港謀殺罪就乾脆判終身監禁, 並非謀殺的定罪而判終身監禁的, 按上訴案例指引, 判刑時要說清楚最少坐多少年後可以假釋, 即訂下不准假釋期(non parole period)。在其他法例條文中訂下最少也要坐牢的就只有《公安條例》第33條的管有攻擊武器罪: 年齡在25歲或以上, 須判處不超過3年的監禁。此例在1990年修訂了, 未修訂之前是須判監不少於6個月的。 廢除這種最低6個月的監禁自必有因, 國安法卻像在走回頭路, 這一點可以是上訴方提出的爭論點之一。另外, 香港被告在審前關押的時間會算入刑期, 在內地根本就不會計算在內, 我懷疑律政司也會交叉上訴(cross appeal), 認為法官沒理由不參考內地權威的判法, 判刑不足。

奧運到了尾聲, 我有時間寫這一篇, 好讓那些等開工的揾下食。不過, 自乾五在我這地盤揾食, 聽乞米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