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星期五

警察的非禮案

警察犯的非禮案好像無日之, 我都不打算有系統地把近年警察對同袍及對一般市民所犯的非禮案逐一列出來, 這是警隊要正視的問題, 究竟是近年警察變得色膽包天, 因為警權過大而為所欲為、是離職的人太多使質素下降了、 抑或是其他原因, 就有待有興趣寫論文的人去搞, 咪搞我。我只能採用從傳媒報導看到的案件來評論。明報今天就有這課題的兩則法庭新聞:



第一則新聞暫且不講, 因為sub judice。第二則新聞被告是認罪後被還押的, 辯方律師求情時希望以非監禁式刑罰處理:

被告鄭毓偉(33歲,報稱警員)已被停職,辯方昨日求情稱事件源於「酒精惹的禍」,被告或會因本案失去工作及宿舍,冀法庭判處非使監禁式刑罰,例如緩刑。
 (明報)

這要求是妄想。一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發生的非禮是判監14日, 本案相當嚴重, 具加刑因素, 警察知法犯法, 與受害人素不相識的random attack, 半夜三更踏上歸途的人, 希望遇到警察巡邏, 是安全的保障, 殊不知時代變了, 沒有在暗巷被強姦已屬萬幸, 要麼就乘機偷你財物。本非禮案的案情比一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偷摸大髀或臀部嚴重得多, 可謂明目張膽。明報報導的brief facts of the case tendered by the prosecution:

根據案情,今年2月4日凌晨約2時45分女事主X步出港鐵鑽石山站,發現被告接近她,她繼續走到黃大仙鳳德道附近行人天橋的升降機外時,被告走到她面前,用左手摸其右胸。X受驚跌倒,被告彎腰並繼續摸X的胸,又隔着X的褲子摸其私處。

我只能用egregious來形容。應該怎判呢? 上訴庭沒有對一般非禮案訂下判刑指引的, 以前的法官判刑會議也沒討論過, 但我要首先指出, 本案辯方律師要求判緩刑是犯了法律上的錯誤。他/她可能不知道非禮罪是one of the excepted offences(例外罪行), 香港法例第221章《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109B條訂明, "例外罪行"不能判處緩刑, 該條例的附表3(Schedule 3)列出例外罪行, 非禮罪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 處以非監禁式的刑罰會在法律原則上犯錯。非禮罪最高刑罰是判監10年, 在裁判法院最高可判監兩年。被告有甚麼求情因素? 第一, 坦白認罪, 第二, 過去沒有案底, 第三, 受酒精影響, 第四開始是天荒夜談..再上庭就知道內容。很多法官和檢控官都忘記了, the onus of proof in mitigation is on the defence on balance of probability, 很少聽到質疑求情內容的真實性的, 所以天花亂墜的求情司空見慣。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屬self induced intoxication, 而且也醉得很清醒, 說自己在追非禮犯, 試圖以捉錯人來開脫, 不愧是受過訓練的警察。

本案判刑而言, 嚴厲的法官會以判監一年作量刑起點, 扣除1/3的認罪折扣, 即坐8個月。如果你問我最輕會怎判, 我認為3個月監。但近年對警察犯法的判罰, 我的預測往往失準的, 我離開太久, 已離地了。以前警察犯法, 嚴懲居多, 現在警察犯法, 同情居多, 似乎用了另一套處理的思維, 不是脫罪就是輕判, Your Worship, don't fail your judicial oath。他們都忘了許文泰案訂下的原則。上訴庭在許文泰案判詞第20段講:

20.  This application, like the earlier one we have dismissed, was utterly misconceived.  Police officers in whom the public place trust to uphold the law, but who themselves break the very laws they are empowered and entrusted to uphold, have to be made examples in terms of deterrent sentencing so that others will not be tempted to follow along similar lines and so that public confidence will be maintained.
(HKSAR and Hui Man Tai(許文泰) CACC 334/2007)(判詞連結)

警察犯法使警聲受損, 警隊蒙羞嗎? 當然會, 但莫過於721, 污斑在前, 後來者已遜色了, 烏到朦朧了。犯法多了就見怪不怪了, 三朝兩日後總會有另一宗的。從另一角度看, 可能警察犯罪率並沒有大改變, 以前盡量掩飾, 大案變小案, 小案變銷案, 而警署裡的女下屬被非禮慣於啞忍, 所以沒揭多少出來, 現在其實進步了也說不定呢! 女下屬夠膽報案和頂證。究竟事實情況是怎樣? 我總會想起Macbeth Act I Scene I, 女巫出場不久的合頌:

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
Hover through the fog and filthy air.

我總是覺得呼吸着filthy air, 而不是想着道德的含糊, 正邪不分。抱歉, 從法律自由聯到沙士比亞了。

2025年9月17日星期三

世界黑社會

自特朗普上場, 美國已由世界警察變世界黑社會, 已成為世界最大最強的的極權國家。這些評論並不是講給侵粉聽的, 侵粉只會山呼萬歲, 朝拜到倒地不起。美國以前是民主世界的龍頭, 理應孕育出強大民主理念的國民, 可是, 一場MAGA歪風, 摧毀了百年基業, 為了保持強國地位, 不擇手段, 視公義為無物, 連最高法院也越趨政治化, 成為政治工具, 裁決徧頗, 向Trump帝傾側。相比之下, 香港終審法院雖然頭上架著一把刀, 公正性也勝過美國的最高法院。香港終審法院的無奈, 也許情有可原, 代表肥佬黎的Tim Owen在終院獲批准後, 引致再釋法, 已搧了終院大老爺幾巴掌, 我不重溫本博以前的評論, 去年聖誕CJ寄來聖誕咭, 喻意深長或者只是我的自由聯想吧(可參考我去年聖誕寫的這一篇: 新年願望)。

澳洲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只配扮演二流角色, 因為不論人口、經濟抑或武備, 都擠不入主導地位。可是, 澳洲近年在世界事務上的立場及發言, 不亢不卑, 不仰人鼻息, 已擺脫Scott Morrison年代那種為Donald Trump做馬前卒、哈巴狗的卑賤sycophant角色。澳洲政府對以色烈在加沙的惡行的譴責, 使標少也感驕傲。

美國的墮落, 就像John Milton在Paradise Lost裏描述的撒旦, 原本是arch angel的撒旦墮落成魔鬼, 是美國的寫照嗎? 為了一個被美國自己友槍殺的Charlie Kirk, 就要使不認同的人噤聲, 雖然我不主張涼薄, 也不是gloating的人, 言論自由, 包括"hate speech"是受到美國憲法的First Amendment所保障的, 為美國最高法院確認的, 最近期的案例是2017年的Matal v. Tam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affirmed the decision unamiously)。

特朗普這黑老大, 可謂作惡多端, 罄竹難書, 我不講不勝枚舉, 因為罄竹難書connotes a derogatory meaning。澳洲ABC記者質疑特朗普以權謀私, 竟然換來恐嚇。以下是9台的新聞報導: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as launched an extraordinary spray at an Australian reporter, threatening to report their "tone" to Prime Minister Anthony Albanese.

ABC journalist John Lyons, on assignment for the program 4Corners, quizzed Trump on his business dealings while in office, asking if it was "appropriate" for a sitting president to be engaged in so much personal commerce.

"My kids are running the business," Trump said, before asking where Lyons was from.

"The Australians. You're hurting Australia, right? In my opinion, you are hurting Australia very much right now," Trump said.

"And they want to get along with me. You know, your leader is coming over to see me very soon. I'm going to tell them about you. You said a very bad tone."

The Trump family has been involved in numerous business undertakings arguably bolstered by the patriarch's presidential status, including golf course deals and cryptocurrency launches, since the start of Trump's second term.
......

"You're hurting Australia, right? " 這算是甚麼邏輯? 有誰不知特朗普不斷利用總統的身份來撈油水, insider trading, cryto, gold card visa等等, John Lyons的問題雖然美國記者怕報復已不敢問, 也是一條正當的問題, 問到特朗普老羞成怒了, 詞窮所以要報復整個國家嗎? 特朗普一出口就是Satanic Verses了。(我只看過Salman Rushdie的Satanic Verses一兩頁, 因為自己英文差, 完全看不懂, 所以沒有看下去。)

澳洲是福地, 起碼政府的權力受到制衡, 作惡也不算太多。我們這些baby boomers, 生於二戰之後, 雖然大部份人在物資匱乏中成長, 卻從經濟起飛中受益, 最大的挑戰是新冠疫情, 也走過了, 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保持獨立批判思考, 別受false social media鼓動。

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

再寫西遊

十天遊程昨日終於曲終人散了, 在腦殘之前再加幾筆, 否則他朝忘掉了一切, 去過那裡也糊塗混沌, 變成腦殘遊記不知從何說起。

我們的團友有兩位學生住在柏斯, 其中幾天由他們帶領我們在市內觀光, 我們沾了他們老師的光, 儼然也是師長, 實在過意不去, 在此向Purdey及Richard致意。

我們住的酒店毗鄰是3級法院所在, Central Law Courts, District Court, Supreme Court及審裁署等, 親切感油然而生。但這些法院都是現代高樓, 所以沒有Lady Justice (The Goddess of Justitia)像矗立頭頂。正義女神一手執天秤 , 一手執寶劍, 帶着眼罩, 顯示without fear or favour, 抑或是無眼睇呢? 任憑你演譯。事實上在歷史的不同階段, 這蒙眼布具不同象徵意義。下次返港, 請到昃臣道8號終審法院, 抬頭看一下正義女神,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星期一去了Rottnest Island, 在船上遇到一對母子 , 大家攀談起來。這女士是美國人, 嫁到澳洲, 丈夫在軍隊做情報工作, 她自己以前是警方的criminologist, 現在教移民英文。我們有共同通語言,。 談profiling, modus operandi等。

Rottnest Island最吸引的是Quokkas, 一種矮小袋鼠, 像貓一樣大, 完全不怕人的。


Rottnest Island的海水, 讓我想起Milford Track的水, 心曠神怡, 非筆墨可形容的舒暢, 像寶石一般的玲瓏剔透。


我拍了不少老伴scintillating的相, 及團友的活動照, 但在deep fake的世代, 我不放上social media,  免惹麻煩。

在旅途上, 我一直留意3件案, 第一件是Ben Roberts-Smith的上訴, 上週聯邦最高法院不批出上訴許可(leave to appeal), 這就意味着他會面對戰爭罪行的刑事檢控了。我在2023年以此為題寫過9篇文, 所以特別關注本案的發展。

第二件案的毒菰案的判刑, 我在本案發生時評論為premediated murder, 判刑前預期終身監禁不准假釋, 這也是控方對法庭的陳詞, 但法官一方面說她奪去3條人命毫無悔意, 卻下令33年不准假釋。現年50歲的Erin Patterson到了83歲才可申請假釋, 就算申請成功, 屆時未死也毒姑無敵了。她會申請定罪上訴, 但一定被駁回的。

第三件案是黎智英案, 案件審結摘日宣判。本案的結果只有一個: guilty as charged, 肥老黎的刑期會是20年以上, 他會死在獄中。三位國安法指定法官中, 我十多年來一直批評杜麗冰(Esther Toh)的能力。從本案審訊報導來看, 李素蘭(Remedios)最少聲氣, 李運騰比較尖銳, 對雙方都質疑, 杜麗冰就瀰漫着愛國情操。肥佬黎被定罪後必然會上訴, 其中一個上訴理由是杜麗冰不公正: apparent bias (perceived bias)。我作為一個合理公正的旁觀者, 我認為杜麗冰不公正, 喪失身為高等法院法官應有的質素, 三位都是釘官, 杜麗冰可謂釘得喉禽, 有失身份。

為此我在回程的飛機上翻看終審法院這課題的一宗案例: HKSAR and MD EMRAN HOSSAIN FACC 16/2016。判詞第21段列出法律原則,

21. In a system governed by the rule of law, it is axiomatic that adjudicative processes must be fair and impartial and observably so: 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i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respect of those charged with, or convicted of, criminal offences since personal liberty will often be at stake. ...

我一向都預測刑期, 由梁天琦案、暴動縱火案、七警案、水佳麗的高尚情操案等, 準確度高。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 以上三案兩年內有結果, 拭目以待吧。

2025年9月6日星期六

也是西遊記

居澳二十多年, 第一次踏足西澳, 以前與西澳的親密接觸就只有龍蝦, 手起刀落直刺其身。即興參加了朋友搞的十天行程, 由悉尼出發, 一路向西, 也飛了5個小時。上天眷顧, 頭幾天青煙藍水, 藍得化不開的初春。浮雲若夢, 在空中偶遇, 瞬間就分離了, 部份團友亦然。浪漫詩人William Wordsworth這幾句, 可作類比: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這次遇上遍地黃花, 與青蔥小麥交纏共舞。

Canola field

印度在最遠的浪外, 印度洋卻近在路旁。由Geraldton回歸柏斯, 走的是印度洋路(Indian Ocean Drive), 走過一段看海的時光, 卻非黃春明《看海的日子》。這年頭還有誰看黃春明? 他幾年前最新的作品《秀琴, 這個愛笑的女孩》, 爛到不堪, 殘過粵語殘片。


躺平並非潮語, 這棵一早就躺平了的樹, 英文叫Leaning Tree, 今正其名: Lying Flat Tree, 躺平了卻沒有擺爛, 繼續為生命奮進, 永不言棄。

Leaning Tree

波浪岩(Wave Rock)下弄潮兒眾, 搔首弄姿, 沒有驚濤拍岸, 不用涉水沾衣。

Wave Rock

遊西澳, 菜單不能沒有粉紅湖(Hutt Lake又名Pink Lake), 悉值最佳時節, 鹽份和海藻比例調和, 湖水瀰漫着粉色。美女曳著高叉白長裙, 在沙堤上擺出各種姿態, 拍到天長地久。標少已過了知好色之年久矣, 已不慕少艾, 所以拍湖沒有拍人。

Hutt Lake

渚清沙白, 四驅車放肆地奔馳, 顛簸於沙丘上, 一眾淑女頓成癲婆。

Lancelin 4wd tour

沙丘之巔, 一瀉千里之勢, 滑沙歷時只有十秒, what an anti-climax。團友人生閱歷豐, 成熟到不想再熟下去, 也無畏無懼一滑而下。Age is only a number, a self-indulgent consolation for the withering away of the glamorous days.

旅途到了第六天, 藍天不再, 天外朔風趨海浪, 澳西飛雨越洋來, 衣衫鞋履皆濕透, 天降大任於旅人。Leeuwin燈塔外, 兩洋交會處, 纏綿交織, 你我難分。隨手一瓢, 你是乜水? 你來自南冰洋抑或印度洋?


走筆至此, 又到周公夢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