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鄭毓偉(33歲,報稱警員)已被停職,辯方昨日求情稱事件源於「酒精惹的禍」,被告或會因本案失去工作及宿舍,冀法庭判處非使監禁式刑罰,例如緩刑。
(明報)
(明報)
根據案情,今年2月4日凌晨約2時45分女事主X步出港鐵鑽石山站,發現被告接近她,她繼續走到黃大仙鳳德道附近行人天橋的升降機外時,被告走到她面前,用左手摸其右胸。X受驚跌倒,被告彎腰並繼續摸X的胸,又隔着X的褲子摸其私處。
我只能用egregious來形容。應該怎判呢? 上訴庭沒有對一般非禮案訂下判刑指引的, 以前的法官判刑會議也沒討論過, 但我要首先指出, 本案辯方律師要求判緩刑是犯了法律上的錯誤。他/她可能不知道非禮罪是one of the excepted offences(例外罪行), 香港法例第221章《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109B條訂明, "例外罪行"不能判處緩刑, 該條例的附表3(Schedule 3)列出例外罪行, 非禮罪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 處以非監禁式的刑罰會在法律原則上犯錯。非禮罪最高刑罰是判監10年, 在裁判法院最高可判監兩年。被告有甚麼求情因素? 第一, 坦白認罪, 第二, 過去沒有案底, 第三, 受酒精影響, 第四開始是天荒夜談..再上庭就知道內容。很多法官和檢控官都忘記了, the onus of proof in mitigation is on the defence on balance of probability, 很少聽到質疑求情內容的真實性的, 所以天花亂墜的求情司空見慣。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屬self induced intoxication, 而且也醉得很清醒, 說自己在追非禮犯, 試圖以捉錯人來開脫, 不愧是受過訓練的警察。
我只能用egregious來形容。應該怎判呢? 上訴庭沒有對一般非禮案訂下判刑指引的, 以前的法官判刑會議也沒討論過, 但我要首先指出, 本案辯方律師要求判緩刑是犯了法律上的錯誤。他/她可能不知道非禮罪是one of the excepted offences(例外罪行), 香港法例第221章《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109B條訂明, "例外罪行"不能判處緩刑, 該條例的附表3(Schedule 3)列出例外罪行, 非禮罪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 處以非監禁式的刑罰會在法律原則上犯錯。非禮罪最高刑罰是判監10年, 在裁判法院最高可判監兩年。被告有甚麼求情因素? 第一, 坦白認罪, 第二, 過去沒有案底, 第三, 受酒精影響, 第四開始是天荒夜談..再上庭就知道內容。很多法官和檢控官都忘記了, the onus of proof in mitigation is on the defence on balance of probability, 很少聽到質疑求情內容的真實性的, 所以天花亂墜的求情司空見慣。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屬self induced intoxication, 而且也醉得很清醒, 說自己在追非禮犯, 試圖以捉錯人來開脫, 不愧是受過訓練的警察。
本案判刑而言, 嚴厲的法官會以判監一年作量刑起點, 扣除1/3的認罪折扣, 即坐8個月。如果你問我最輕會怎判, 我認為3個月監。但近年對警察犯法的判罰, 我的預測往往失準的, 我離開太久, 已離地了。以前警察犯法, 嚴懲居多, 現在警察犯法, 同情居多, 似乎用了另一套處理的思維, 不是脫罪就是輕判, Your Worship, don't fail your judicial oath。他們都忘了許文泰案訂下的原則。上訴庭在許文泰案判詞第20段講:
20. This application, like the earlier one we have dismissed, was utterly misconceived. Police officers in whom the public place trust to uphold the law, but who themselves break the very laws they are empowered and entrusted to uphold, have to be made examples in terms of deterrent sentencing so that others will not be tempted to follow along similar lines and so that public confidence will be maintained.
(HKSAR and Hui Man Tai(許文泰) CACC 334/2007)(判詞連結)警察犯法使警聲受損, 警隊蒙羞嗎? 當然會, 但莫過於721, 污斑在前, 後來者已遜色了, 烏到朦朧了。犯法多了就見怪不怪了, 三朝兩日後總會有另一宗的。從另一角度看, 可能警察犯罪率並沒有大改變, 以前盡量掩飾, 大案變小案, 小案變銷案, 而警署裡的女下屬被非禮慣於啞忍, 所以沒揭多少出來, 現在其實進步了也說不定呢! 女下屬夠膽報案和頂證。究竟事實情況是怎樣? 我總會想起Macbeth Act I Scene I, 女巫出場不久的合頌:
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
Hover through the fog and filthy air.
我總是覺得呼吸着filthy air, 而不是想着道德的含糊, 正邪不分。抱歉, 從法律自由聯到沙士比亞了。
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
Hover through the fog and filthy air.
我總是覺得呼吸着filthy air, 而不是想着道德的含糊, 正邪不分。抱歉, 從法律自由聯到沙士比亞了。